快连VPN

咨询热线:0769-5593291

首页 > 新闻动态

当北欧槌音遇见长安鼓点

发布时间: 2025-08-21

本文转自:西安日报

当北欧槌音遇见长安鼓点

第三届西安音乐厅青少年打击乐艺术周拉开帷幕

  演出人员向观众致谢。

  ■记者 职茵 实习生 谢思琪 文/图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最后一记清脆如露珠的槌音,自琴键上轻盈跃起,融进《茉莉花》那熟悉而悠扬的余韵里,悄然消散在音乐厅温暖的空气之中。丹麦音乐家们和西安的孩子们相视而笑,无需言语——方才在鼓点间奔流交汇的旋律早已织成一座无形的桥梁,让心灵在此刻共鸣。7月22日,第三届西安音乐厅青少年打击乐艺术周正式拉开帷幕,多位深耕打击乐领域的教育家、演奏家汇聚在这里传递艺术星火,重塑中国青少年打击乐的文化坐标。

  三年前,西安音乐厅爱艺中心埋下了一颗名为节奏的种子。三载默默耕耘,这粒种子早已破土,枝繁叶茂。22日晚,当丹麦皇家音乐学院Søren Monrad Jensen教授执槌的身影与西安少年们并立台前,一场超越语言、跨越国界的音乐对话便开启。台上教授专注的目光,少年们指尖的坚定,槌起槌落间,音乐已然成为最纯粹的世界语,北欧的清冽理性与长安的浑厚古韵在鼓面镲片上激烈碰撞,又奇妙融合。

  丹麦乐团的鼓槌精准落下,《Spinoza》的精密结构如星辰运转;《Kyoto》的即兴节奏则如溪水跃过山涧,充满灵动的生机。西安少年们则擂响了《彼得鲁什卡》的绚烂篇章,槌下迸发的不仅是音符,更是古都长安千年积淀的生命律动与澎湃热情。当两地乐手共演《奥西安的回声》,槌音仿佛化作穿越时空的精灵:终南山的松涛与波罗的海的浪涌在音波里奇妙交织,槌起如山风浩荡,槌落似海浪深沉。

记者, 作穿越时空

  在如雷的掌声与热切呼唤声中,双方乐团再度并肩。当《茉莉花》那浸润着东方温婉深情的旋律,被共同奏响于异域艺术家之手,古老的东方音韵瞬间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华。

  三年蜕变,破茧成蝶。本届艺术周已悄然完成从“活动举办”到“生态构建”的华丽嬗变。7月26日槌音谐响闭幕音乐会即将奏响新的乐章,但真正的回响永不止息。

  许多小朋友们对满台叫不上名字的新鲜乐器爱不释手。在西安音乐厅的前厅里,孩子们拥在一座马林巴琴前尝试敲击鼓吹,木质乐器清脆悦耳的声音引得孩子们恋恋不舍、跃跃欲试。

  音乐会结束后在记者的专访中,丹麦皇家音乐学院Søren Monrad Jensen教授告诉记者:“我是第一次来到西安,来到中国,这片土地拥有神奇的魔力,不仅拥有我从未曾见识过的东方古典气息,显得神秘莫测,又绚烂辉煌,这座城市的奇妙之处还有待自己去探索。”他对西安浓厚的音乐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进行跨文化交流,让中国与丹麦两国的青少年能通过音乐纽带增加相互了解的途径。